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国际摄影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3|回复: 6

安邑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4 06: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邑塔,塔平面为八角形,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历史,隋代初建,那时叫“舍利塔”,唐时叫“南海观音塔”,宋朝时改叫“太平兴国塔”。

    由于从明时经历三次地震几经大难而没有跨塌,至今依然高耸云天,足显其神奇。第一次大难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将塔震裂,塔从顶端裂至第七级,缝宽一尺有余。第二次大震是万历年间,在又一次大地震中,居然将原来塔的裂缝复合,是为奇妙啊!1920年第三次震时裂至塔基,成为现在的样子,塔高也由原来的高86米,13级,变成现存71米,11级。13级变为11级,这么多年来依然不倒,远远看去,塔身裂成双头,像一对亲兄弟,在亲密有距中和谐相处,其施工之精,做工之巧,令人观止。

    现在的塔看起来有点破败,其实这正是一种美.维纳斯的断臂雕塑,罗马古斗兽场石头、北京圆明园遗址都是一种缺撼美标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我们的安邑塔的保护也应该是这种思路.随着城市东扩,安邑古城必然发展为城中之城,安邑塔做为东部城市人文景观标志是不可替代的!

    此塔,原本是参禅礼佛之用,该是存放佛祖舍利的地方。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一晃便到了大唐王朝。历史上的唐朝有着宽松的政治和宗教环境,武则天执政以后,更是大兴土木,全倡导佛教。家乡的“舍利塔”以故也获得了更多的膜拜和推崇。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舍利塔”更名为“南海观音塔”。

    关于这个“南海观音塔”名字的起源,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某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又穷又丑的老太婆,走到“舍利塔”前面时停住了脚步。她在塔前转了几圈,发现塔身有些部位有侵蚀破败的痕迹。于是就挨家挨户的游说大家去修塔,并许诺包办大家每天的伙食。人们起初自然是不相信的,只有村里的一个一无所有、食不果腹的穷汉愿意去。结果,人们惊奇的发现穷汉竟然每天吃的都是饺子!这在当时大多数人家可是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美味佳肴。于是,人们又都踊跃参加“舍利塔”的修缮工作。参与修塔的人越来越多,可是老太婆竟然顿顿都能让所有的人吃上饺子。在修塔的最后一天,一个好奇的人便在大家都干活的时候,偷偷溜进老太婆平日不让看的做饭的地方,想一探究竟。咦?都快要开饭了,老太婆还是一动不动的在那里打禅。这个人心想,完了,今天,恐怕是要饿肚子了。就在此时,老太婆站了起来,袖子一挥,便出现了几大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在最后一顿饭完成之后,老太婆现出真身后脚踏祥云升天而去,原来是南海的观世音菩萨,她这是在教化这里的民众为了纪念南海观音的功德,人们便把“舍利塔”更名为“南海观音塔”,到了北宋宋太宗时期,以“南海观音塔”为核心,修建了太平兴国寺。“南海观音塔”也主随客便的被称为“太平兴国塔” =.jpg
发表于 2015-2-14 08: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很壮观!!
发表于 2015-2-14 16: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气势
发表于 2015-2-14 22: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23: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卿. 发表于 2015-2-14 08:39
欣赏!很壮观!!

谢谢华主席的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23: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2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胡老师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际摄影网 ( 京ICP备19028990号-1 )

GMT+8, 2025-7-10 12:31 ,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