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国际摄影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陈希玲

《不成作品的“作品”》新编集五. 照片随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5: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37. 古村新说
37. 古村新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6: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38.  冬日小景

38.  冬日小景.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16: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39. 开门见山
39.  开门见山.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2: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40. 人拍风情亦风情
40. 人拍风情亦风情.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17: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41. 大觉无梦是儿童.

[拿图说事:大觉无梦是儿童]

在王府井大栅栏的大街上,我已经来回溜达无数趟了。眼也累了、腿也乏了,除了拍了一堆谁也会拍、谁也能拍的所谓照片外,我还没有任何自我认可的收获。就像蹚在一条大河里你想逮住几条鱼一样,“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尽管你也知道这条大河里的鱼很多,但问题是更多的时候你连一条鱼的影子也不易看到。
临近傍晚了,大街上的人已经不多。见有些人坐在大街两边的石墩上休息,仨俩个别的还歪歪斜斜的依着睡着了。突然,我看到了一幅景象,看到了一幅能让我得眼睛突觉一亮的景象——
就说是爷俩吧,一个年轻的爸爸和一个很小六七岁的孩子,爸爸坐在石墩上,孩子歪在小车里,都酣酣睡着了。有意思的是爸爸膝盖上摆搁着打开的书,孩子身上撂放着翻开的书。而最最有意思,也让我最惊怵的是孩子身上的那本书,是那本书的让人惊怵的题目:《清宫八大疑案》!哇,这也太有玄意,也太让人一时匪夷所思了吧!
(别管太多,先拍下再说!于是我赶忙端起相机,收录下这一目景象。拍照很容易,快门轻轻一按就行!)
开始我想的很多,也想得很复杂。比如我想到:这麽点大的孩子,怎么可以看这么这麽沉重的书啊!想到:即如这么点大的孩子,就是真能看这样的书,那他幼小的心里,又何堪重负啊!(睡梦中他又该有着多少梦魇啊)!我甚至还想到:让这么小的孩子看那么大人看的书,做家长的是不是也有点失之正常啊!总之,乱七八糟的问题我想了许多。甚至,为着这张照片的题目,我也很煞费了一番苦心和斟酌。我想起一个警示大人的题目;我想起一个训诫孩子的题目........
好在我的牛犄角脑筋没死拧到底、好在我幡然醒悟、好在突然间我将思维推向了一个反向,想到了一句话,叫:大觉无梦是儿童!呵呵,对呀,大觉无梦是儿童,儿童的心,应该就是最单纯、最纯净、最轻松的,惟其单纯、纯净、轻松,其梦境甚至也可以达到纯无的境地。如何我们大人,替孩子们想的太复杂、太沉重了!一本厚厚的书,也不过是轻轻的盖在了孩身上遮凉而已,别让我们用大人的心思,走题太远了!
用《大觉无梦是儿童》这句话做为我这张照片的题目我感觉这个题目起得好,有了这个题目,我的这张照片我都感觉有了新的意义,并有了更多味道。因为从另一个方面,它不是也可以教育我们:要永远爱护孩子们的天真,保护他们纯净的梦吗!

41.大觉无梦是儿童..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2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42. 爱的根基
42. 爱的根基.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45. 看西洋景儿
45.西洋景”.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2: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48. 顾盼神飞
48. 顾盼神飞.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49. 夕阳西下鹰眼疾
49. 夕阳西下鹰眼疾.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21: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50. 新"达摩克利斯之剑"

[拿图说事:变化了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看塔吊和大吊车是很稀罕的事,那时的塔吊和大吊车都少之又少,见它们一般也都在我们认为是僻远的地方。那时,我们管塔吊大吊车都叫“大老吊”,偶尔一遇,也必兴奋,也必会被它们吊臂高拔的身驱和雄伟的气势所吸引所倾倒。“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这是我小时熟知的一首歌谣。后来,人大了有相机爱照相了,塔吊大吊车也逐渐见多了,它们又成了我们镜中的尤物,几乎到了逢吊必拍的地步,因为塔吊和大吊车那吊臂高扬的姿态和形象一般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建设风貌和前进标志。这期间我也见过太多太多以拍塔吊吊车为主题的优秀摄影作品,它们有的还要被红日笼罩,有的甚至还要衔叼着红日,很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气势!
对塔吊感觉的变化很微妙很诧异也是近些年的事,近些年塔吊大吊车越见越多它们围绕我们也越来越近了,有时,我们一出门就能撞见它们,一抬眼就能看见它们,原地转一圈也绕不开它们。我们的生活中好像已经离不开塔吊和大吊车了。塔吊和大吊车的吊臂林立,这些林立的吊臂催育起城市一片片水泥的森林,把我们原有的生活的空间压缩的越来越紧密,甚至让我们感觉越来越受压抑,有点儿喘不过气来了!
我现在的感觉变得有些不爱看塔吊和大吊车了,我甚至害怕和恨见塔吊和大吊车的吊臂。我再不爱看它们那种总是高扬的咄咄气势,我害怕和恨见它们在许多时候破坏甚至摧毁了我们许多本该留恋甚至根本就该留住的风景!吊臂在,虽改造进步在,然破坏也在!
前些天我到北京,在永定门前我碰到一处工地,一台吊车的吊臂高扬,正在施工作业,不知怎么,我突然有了一种异样感觉,我感觉这大吊车的吊臂怎么看都像一把剑或者像一把刀,好像随时都要砍下来—“达摩克里斯之剑”,对,我想到了“达摩克里斯之剑”!
达摩克利斯之剑源自古希腊传说:迪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下,由此而产生的这个外国成语,意指令人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中......我想在这里借此成语,着意批判一些地方过度过滥的城建建设和开发,尤其在它们对我们一些地方的古建筑古文化也将造成威胁和危害时,我们不也应该树立起危机意识,要时时慎防警惕这把“利剑”掉下来吗?
50. 新达摩克利斯之剑 .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际摄影网 ( 京ICP备19028990号-1 )

GMT+8, 2025-8-3 14:10 , Processed in 0.2496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