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三门峡白天鹅
陈永安
白天鹅,学名大天鹅,别名黄嘴天鹅,隶属脊椎动物门雁行目鸭科雁亚科天鹅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易危物种。体长120-160公分,体重6500-12000公克,全身体羽为白色。嘴基黄色,并且延伸到鼻孔以下,嘴的端部和脚黑色。身体丰满,长脖子,腿部较短,脚上有蹼。 天鹅是一种候鸟,主要生活在多芦苇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栖息于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为了避寒,在气候转冷之际,迁移至中国南方各地越冬,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4月才又陆续返回故乡,夏季多在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一带繁殖。 杂食性。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子,及软体动物、昆虫、蚯蚓等为食。性情和顺,成群活动。白天活动,善于飞翔和游泳,也能在地面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前伸,脚伸向腹部后方。 白天鹅喜欢集群营巢,有固定的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均能产卵繁殖,年产二十多只,经公母天鹅轮流孵化,35天后小天鹅即破茧而出。刚出壳的小天鹅毛色灰白色,几天后即可下水游泳了,三、四月龄毛色逐渐变成白色,6月龄色具有与成年天鹅一样的体型和体重了。 白天鹅来自西伯利亚,她们之所以每年如期来到三门峡越冬,是因为三门峡山川秀丽,湖面广阔,水肥草美,食物充足,广大人民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树立了良好的保护生态的意识,并采取了得力的保护鸟类的措施,创造了人与鸟和谐相处的优越环境。天鹅或唳或咽,或飞或落,从容饮啄,若近若遥,列阵横空,自在安栖。演绎出一曲曲雁落平沙的清幽意境,激扬长空的豪迈气概,恬静温馨的静美无言,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和谐相处的家园之美,生命之美丽。三门峡也因此有了"天鹅之城"的美誉。 白天鹅虽然体态硕大,却生性胆小,对人为活动非常敏感。为了安全,一般夜间在水面中间休息,上午到岸边觅食,接近中午时开始活跃、嬉戏、打闹,下午4点以后,起降落会比较频繁。天鹅起飞前会引颈点头,发出叫声,招呼同伴,形成一字队型后迎风助跑十几米才能飞起来。群落间相互转移也有相对固定的路径和通道。无论是拍摄天鹅还是观赏天鹅,都需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尊重它的活动规律。否则,天鹅若遭突然惊扰,轻者会不安心觅食或者受惊染病,严重的会因为来不及助跑强行起飞而折翅殒命。因此,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背艳丽色彩的摄影包靠近天鹅,否则它会在较远处就注意到你,尔后迅速远离。 靠近天鹅要循序渐进,每次挪动幅度不要太大,尽量纵向移动,减少横向移动。如果天鹅受惊抬头时,要停下来稳定片刻。 天鹅群落较多时,相互间会飞来飞去,姿态非常优美,不要在它们的转移通道下边站立停留,以免影响它们的正常活动。 拍摄天鹅曝光需要精准,构图需要个性创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天鹅身体洁白、与周边环境形成的反差较大,如果按常规测光曝光,多会导致天鹅过曝,失去细节和层次,所以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一般要减1-2挡;在阴天或下雪天,为了增加反差又需要适当增加曝光。至于增减的幅度要根据当时的具体光线条件而定。特别是各个品牌的单反数码相机,由于厂家对测光系统的计算依据和方法不同,差异较大,在增减曝光时要反复试验一下,摸准规律。在选择测光模式时,一般使用中长焦镜头、拍摄较大的场面时用平均测光;用长焦或超长焦镜头拍摄特定画面时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拍摄白天鹅和其他题材不同,在构图时会受到镜头焦距长短、主体群落大小、地理位置远近、光线条件优劣、人为活动多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随心所欲。因此需要多动脑筋,度势而思,随机应变。 |